焦点|全国首部!社区“碳普惠”激活“无废城市细胞”
小区里,一个智能回收箱,你拿起手机点点小程序,刷刷二维码,纸张、塑料、金属、玻璃、旧衣物,分门别类投进去,积分就来了,攒够5000分,提现,5元钱,秒到账。
你做的可不是一件小事,而是运用社区“碳普惠”激活了“无废城市细胞”,每次激活,都是在参与无废城市建设。
今天上午,市十六届人大常委会第12次会议表决通过《上海市无废城市建设条例》,这是全国首部无废城市建设地方立法。源头减量,是无废城市建设的核心关键;引导激励公众参与,是鲜明的立法导向。那么,社区基层实践中,“碳普惠”究竟如何激活“无废城市细胞”?
春江小区,一个房龄40年的售后公房小区。383户居民,实有人口1300余人,60岁以上老人551人。其中,春江大楼是原卢湾区最早建成的动迁安置高层住宅,当年曾是地标建筑。2022年,春江小区获评上海市老年友好型社区。
“去年以来,小区垃圾回收一系列智能化改造,很关键。”市人大代表、黄浦区五里桥街道龙华居民区党总支书记张丞俊说。
图说:轻量型装修垃圾收集箱,通过“线上预约、即清即运”的方式,可实现“装修垃圾不落地”
房子旧了,重新装修,建筑垃圾就成了小区环卫大问题。有问题,就处理问题。去年,五里桥街道城建中心和龙华居委征询居民意见,决定使用组合式装修垃圾回收箱。
原来,申城大力推进装修垃圾“不落地”, 袋装化、箱体化智能收运,应运而生。上海烨霆科技研发了装修垃圾组合式回收箱和摆臂式收运车,委托中汽商用汽车设计、改装和生产,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
通常,垃圾回收车,车和箱,是一体的。烨霆科技研发的这款,很特别——车箱分离,车是车,箱是箱;但车和箱、箱和箱,能组合,摆臂车一次最多能运3只组合箱。当小区建筑垃圾量较多时,3只组合箱集中放置在一个小区,提高收运量;建筑垃圾减少时,3只组合箱分投不同小区,提高周转率。
你看,回收箱外观简洁大气,一只可容纳 50~60 袋装修垃圾;装满了,摆臂车来转运,若装3箱,每车次运输量可达 150 ~180 袋。
小区里,回收箱一满,物业就联系清运公司,满箱运走、空箱就位。装修垃圾短驳清运服务小程序,让投放、运输有序衔接,形成“线上管理+线下服务”的社区服务新模式,实现了装修垃圾“不落地”。 而且,清运过程无噪音无扬尘,环境友好度极大的提升。一年用下来,居民很满意。
另外,春江小区还增添了生活垃圾智能回收柜,集垃圾分类、压缩、存储、运输和回收于一体的高科技产品,源头减量,提高资源利用率,很给力。
有趣的是,不少老人因此学会了使用电子设备小程序,扫扫回收箱二维码,回收、积分,两不误。
《上海市无废城市建设条例》说,要在机关、社区、园区、工厂、商场、旅馆、饭店、景区、校园、医院、会展场馆、农贸市场等社会组成单元, 开展“无废城市细胞”建设活动,培育在资源节约集约利用、 固态废料源头减量和循环利用的典型,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无疑,探索打造“生活垃圾分类精品示范居住区”,春江小区的示范意义就在于——即便老小区,借助高效社区治理搭上智能化“科技快车”,就算装修垃圾回收这个“老大难”,也能四两拨千斤。
在这里,激活“无废城市细胞”的碳普惠,是以科技改变生活,实现垃圾源头减量,便捷、高效、无障碍。
楼道里,车棚下,角角落落,总摆着那么几辆破旧自行车,人称“僵尸车”,最让物业头疼。不处理,占用公共空间,妨碍居民通行,小区环境品质、消防安全,都受影响;处理吧,一些居民又觉得白白丢弃可惜。
上周,海潮路222弄雅士公寓门口小公园,出了件新鲜事。半淞园路街道牵头,联合居委和城司开展“僵尸车”有偿回收活动。周边小区居民闻讯赶来,带着自家闲置、废弃车辆,以及各类可回收物。一天下来,共回收各类废弃非机动车40余辆,还有大量废报纸、纸板箱。
小公园里的专项回收活动,只是序幕。近期,针对“僵尸车”及楼道堆物现象,申城众多居民区都将开展集中整治。“沪尚回收”等回收主体企业主动进入小区有偿回收,增强广大居民资源回收再利用的环保意识,倡导可持续发展的绿色生活理念。
专项回收活动,契合的,正是碳普惠。《上海市无废城市建设条例》提出,本市探索建立碳普惠机制,开发具有针对性的碳减排项目和场景,将单位或个人的减碳行为进行量化并赋予价值,运用商业激励、市场交易等方式,引导公众参与无废城市建设。
在社区,废弃物回收活动,要实现——从处理一件事到解决一类事,构建起常态化的长效回收机制。各个街道城建中心将组织并且开展更多场“僵尸车”专项回收活动,做好广泛宣传,发动更多居民参与,一同营造宜居社区。
另一个改变是,无废回收的便利化,从定时定点向全天候延伸。今年,黄浦区绿化市容部门将指导可回收物主体企业与街道合作,在社区投放更多可回收物智能交投机,全天24小时满足居民自助交投,持续扩大“回收服务进小区”覆盖面,提供形式多样的个性化回收服务。
吴梦涵,巨鹿路第一小学三年级小学生,参观了南昌路290弄智能化、景观化垃圾箱房,她就有了一个小心愿——要和同学们设计出更时尚的垃圾箱房。
百年南昌路,要看街区新景观,就来南昌路290号。这里,垃圾箱房升级焕新,马路边上,四幅水墨山水画,好似四扇屏风,正是垃圾箱房外墙;箱房里,感应式四分类投放口,整洁实用。在这里,垃圾箱房彻底告别“脏乱差”,一跃成为新风景。
首先,是环境品质。垃圾箱房变街景,用居民的话说,很干净,看看都养眼。好的环境,对市民行为的导向作用,必然是正向的。
其次,是观念之变。推动一件事,共识很关键。脏、乱、差,是人们对垃圾箱房的刻板印象。试想,脏乱的垃圾箱房,如何匹配垃圾分类新时尚?
刻板印象,能否改变?申城不少社区,都在积极推动改变。效果是,走过路过,人们的第一反应是——这是垃圾箱房吗?垃圾箱房竟然能这么体面!第二反应是——要是全上海的垃圾箱房都这样,那可就太好啦!
有了全新的想法、全新的向往,才会有更多行动推动垃圾箱房大变样。作为城市的心脏、窗口和名片,黄浦区已在全市率先试点垃圾箱房设计大赛。比赛,只是方式;升级,才是目标。
在申城,建设无废城市,垃圾分类已成市民生活新时尚。如果说,垃圾分类1.0普及“四分类”,申城进入生活垃圾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的起步阶段;那么,垃圾分类2.0就是以“高水平质量的发展、高品质生活”为目标导向,从最贴近居民生活的垃圾箱房入手,以形象之变、功能之变带动效能之变。
事实上,垃圾分类2.0以来,垃圾箱房智能化、景观化,已是升级生活垃圾分类水平最直接的切入点,代表了绿色低碳生活的新趋势、新方向,以及治理能级提升的新要求。
梧桐树下,“新时尚焕发街区新活力”垃圾箱房设计大赛,即将揭晓比赛结果。这场大赛选取衡复历史风貌保护区内5处社区,公开征集垃圾箱房设计的具体方案,所有热心市民、社会团体均通过瑞金二路街道公众号提交设计的具体方案。一个目标是:持续提升社区源头投放环境,让垃圾箱房便利化、智能化、景观化,鼓励市民热情参与社区治理,共同践行低碳绿色生活,形成垃圾分类、社区共治良好氛围。
这样的目标,正是地方立法所期待的,《上海市无废城市建设条例》大力倡导建立无废城市建设公众参与机制,采取多种方式,广泛听取公众意见,激活“无废城市细胞”。
在申城,当众多街区、社区、小区热情参加无废城市建设;当新时尚变成新风景,更多资源、更多力量有序参与基层治理,治理效能也将因此提升;无废城市,久久为功,必将名副其实。
无废城市,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为引领,持续推进固态废料源头减量和资源化利用,最大限度减少固态废料处置量,将固态废料环境影响降至最低,实现绿色低碳发展。
无废城市建设,是一场全社会的发动,除了激活社区细胞,生产、流通和消费环节的制度设计,不可或缺。《上海市无废城市建设条例》明确规定——
电器电子、铅蓄电池、车用动力电池等产品的生产者应当依规定,以自建或委托等方式建立与产品销售量相匹配的废旧产品回收体系,并向社会公开,实现有效回收和利用。本市考虑商品市场规模、环境危害和资源化价值等因素,探索拓展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的适用范围。
鼓励电子商务、寄递企业与商品生产企业加强上下游协 同,设计并应用满足快递物流配送需求的商品包装,推广电子商务快件原装直发,推进产品与快递包装一体化。
鼓励寄递企业使用低克重高强度快递包装纸箱、免胶纸箱或可循环配送箱等,通过优化包装结构减少填充物使用量。
本市推动开展“光盘行动”,倡导文明、健康、科学的 饮食文化,增强公众反对食品浪费意识。餐饮服务提供者应 当采取主动提示提醒消费者适量点餐取餐、提供小份餐等不 同规格选择和提供剩余食品打包服务等措施,防止食品浪 费。
支持商场、超市、旅游专卖店等场所开设绿色产品营销售卖专区。倡导饮品经营者为自带杯具的消费的人提供优惠。倡导旅馆经营者提供续充型洗洁用品。依法禁止、限制生产、销售和使用不可降解塑料袋等一次性塑料制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