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团长正训练团长对他大喊:你的“眼珠“到了副大哭不止
1935年深秋的一个下午,在川陕苏区的一处训练场上,副团长石志本正挥舞着大刀进行日常训练。突然,远处传来了团长汪乃贵急切的呼喊声:"石志本,石志本,你的'眼珠子'到了!"闻声,石志本停下手中的大刀,转身望去。只见汪乃贵手捧着一个精致的木盒,快步走来。当盒子被打开的那一刻,这位在战场上出了名的铁血硬汉竟泣不成声。究竟是怎样的"眼珠子",能让这位曾七次负伤、失去左眼却从未流泪的红军将领如此动容?又是谁为他准备了这份特殊的礼物?这背后又有着怎样感人的故事?
1907年,石志本出生在四川省万源县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自幼家贫,他和父亲一起在地主家做长工。1929年,石志本因无力支付地主的重利盘剥,被地主强行收走了全部田地。这一年冬天,石志本带着全家躲进深山,以打猎为生。
1930年春,红四方面军进入川陕地区。一天,石志本在山中打猎时遇到了红军游击队。游击队员向他讲述了领导农民翻身得解放的道理。这番话让石志本看到了希望,当即决定参加红军。
加入红军后,石志本被分配到红25师75团1营。由于他常年在山中打猎练就的过硬本领,很快被任命为班长。在一次剿匪战斗中,他带领全班战士伏击土匪,仅用三发子弹就击毙了三名土匪头目,缴获长短枪十余支,立下了第一功。
1931年,石志本在一次战斗中,发现敌人火力点的薄弱环节,主动请缨带领一个排的战士突击。他用大刀砍杀敌人,带领战士攻下了阵地。这次战斗中,他身负重伤,但仍坚持指挥战斗直到胜利。因表现突出,他被提拔为排长。
1932年初,在一次阻击战中,石志本的部队与数倍于己的敌人遭遇。他临机决断,命令部队利用有利地形设伏,成功歼灭敌人一个连。这次战斗后,他被提拔为连长。同年底,在攻打一座县城时,他带领全连战士冒着枪林弹雨,第一个冲上城墙,为全团的胜利开辟了突破口。
1933年,在川陕苏区反"围剿"战争中,石志本已经是营长。他创造性地运用游击战术,带领全营战士转战于崇山峻岭之间,多次打击敌人的补给线,迫使敌人不得不分散兵力。在一次伏击战中,他又一次负伤,但仍带领部队取得了重大胜利。
1934年8月的万源保卫战中,石志本率领全营在大面山阵地与敌人展开激战。面对敌人的炮火轰击,他带头冲锋,用大刀与敌人展开肉搏战。就在追击敌人时,一颗子弹从他的后颈穿入,从左眼眶穿出。这是他第七次负伤,也是最严重的一次。虽然保住了性命,但永远失去了左眼。
伤愈归队后,石志本被提拔为红75团副团长。他经常对战士们说:"革命战争就是要有牺牲,我们流血不流泪。"在此后的战斗中,他从始至终坚持亲临一线指挥,经常冲在最前面。战士们都说:"跟着石副团长打仗,就有主心骨。"
1935年10月,川陕苏区的秋风送来了阵阵凉意。这天下午,75团团部来了一位特殊的客人——红四方面军总医院的谢明久医生。他专程从百里之外赶来,为石志本送来了一件期盼已久的礼物。
谢明久医生是红四方面军最早的军医之一。1934年8月,正是他主刀为重伤的石志本做了紧急手术,从而挽救了这位红军将领的生命。手术后,谢明久看到石志本左眼眶的伤势严重,便向上级提出申请,要为石志本配制一只玻璃义眼。
在当时的条件下,这个申请谈何容易。川陕苏区处于军队的重重包围之中,医疗物资极度匮乏,能够配制玻璃义眼的技术人员更是凤毛麟角。但谢明久并没放弃。他通过地下党组织在重庆城内的关系网络,联系上了一位老中医。这位老中医不仅精通传统医术,还专门研究过德国进口的玻璃义眼制作工艺。
为了制作这只玻璃义眼,谢明久冒着生命危险,多次派人穿越封锁线,将所需的特别的材料和工具一件件地运进苏区。在制作的步骤中,他们遇到了重重困难。首先是玻璃材料的选择,必须既要质地柔和不伤及眼眶,又要能经受高温加工。其次是颜色的调配,为了使假眼看起来自然,必须与石志本右眼的颜色完全一致。
经过三个多月的反复试验,这只玻璃义眼终于制作完成。它不仅在色泽上与真眼十分相似,而且在尺寸和弧度上都全部符合石志本眼眶的需要。更难得的是,这只义眼还具有一定的活动功能,能够随着右眼的转动而产生轻微的同步转动。
当谢明久将装有玻璃义眼的木盒交到石志本手中时,75团的战士们都围了过来。打开木盒的那一刻,所有人都惊叹不已。这只玻璃义眼晶莹剔透,在阳光下泛着柔和的光泽,就连最细微的纹理都栩栩如生。
团长汪乃贵第一个开口说:"老石,快戴上试试。"在谢明久医生的指导下,石志本小心翼翼地将玻璃义眼放入左眼眶。当他转过身来的时候,战士们都惊呆了——若不是事先知道,谁也看不出这是一只假眼。
就在这时,警报声突然响起。附近的山头上,敌人的侦察兵出现了。石志本立即收起木盒,带上玻璃义眼,抓起他那柄沾染过敌人鲜血的大刀,带领战士们向山上疾进。这一仗,他们又取得了胜利。当天晚上,战士们才知道,就在战斗最激烈的时候,石志本的玻璃义眼一直稳稳地待在眼眶里,没有受到任何影响。
从此,这只特殊的"眼珠子"便成了75团战士们津津乐道的话题。他们说,这不仅是一只假眼,更是革命战士不畏牺牲的见证,是川陕苏区军民鱼水情深的象征。
1935年11月,红四方面军接到北上的命令。75团作为先遣部队,担负着为大部队开辟道路的重任。石志本带着他的玻璃义眼,踏上了这段艰险的长征之路。
第一道考验就来自于极端的天气条件。当部队翻越岷山山脉时,寒风凛冽,气温降至零下二十多度。玻璃义眼在低温下会引起剧烈疼痛,但石志本仍坚持戴着它。战士们劝他取下来,他却说:"没有这只眼睛,敌人会认为我们是伤残之师。"
在翻越达科山时,75团遭遇了敌人的围追堵截。石志本带领一个连的战士担任后卫,在一处险要的山口设伏。当敌人的先头部队进入伏击圈时,他指挥战士们猛烈开火,打退了敌人的多次进攻,为大部队争取了宝贵的转移时间。
1936年初,部队进入青藏高原。这里空气稀薄,强烈的紫外线照射使许多战士出现了雪盲症。石志本的玻璃义眼也因高原反应而出现了问题,眼眶经常疼痛发炎。卫生员建议他暂时取下义眼,但他仍然坚持戴着。在一次战斗中,他带领突击队攻占了一座重要的山头,为部队打开了通往草原的通道。
穿越草原时,75团遭遇了当地部落武装的袭扰。石志本采取主动出击的策略,带领部队深入敌后,与当地部落首领进行谈判。他的威严气势和诚恳态度,最终赢得了部落首领的respect,不仅化解了矛盾,还获得了他们的帮助,为部队提供了向导和补给。
1936年夏天,部队到达甘南地区。这时的石志本已经能够熟练地使用玻璃义眼了,甚至在夜间行军时也能准确判断地形地势。在一次关键战役中,他带领团部警卫连夜袭敌人指挥部,打乱了敌人的部署,为主力部队的胜利创造了条件。
穿越祁连山脉时,75团遭遇了最严峻的考验。连续的暴风雪阻断了行军路线,补给也已耗尽。石志本带领侦察兵在风雪中搜寻道路,终于发现了一条古道。他们沿着这条道路,带领全团战士成功穿越了这片死亡地带。
1936年10月,红四方面军终于完成了战略转移。在这段长达数千公里的征程中,75团不仅保存了战斗力,还在多次战斗中立下战功。更重要的是,石志本那只特殊的"眼珠子",始终伴随着他和战士们克服了一个又一个难关。
经过长征的考验,这只玻璃义眼已经不单单是一个替代品,更成为了红军将士不畏艰险、永不言败的象征。每当战士们望着石志本坚定的目光,就会想起这段艰苦卓绝的长征历程,想起那些在征途中并肩作战的日日夜夜。
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后,石志本所在的部队改编为八路军第129师某部。这只见证了长征历程的玻璃义眼,又随着他投入了更为激烈的抗日战争。
1937年秋,在平型关战役中,石志本率部担任侧翼突击任务。战斗前,他特意检查了玻璃义眼的固定情况。这慢慢的变成了他每次战斗前的必修功课。在这次战役中,他带领部队爬上陡峭的山崖,从侧后方突袭日军运输队,缴获了大量军用物资。
1938年春,在太行山区的一次遭遇战中,石志本的玻璃义眼差点儿遗失。当时部队正在转移途中,遭到日军的突然袭击。在近距离的战斗中,一颗手榴弹在石志本身边爆炸,冲击波使他的玻璃义眼脱落。战斗结束后,战士们分头寻找,最终在一处弹坑边找到了这只完好无损的"眼珠子"。
为了保护这只来之不易的玻璃义眼,石志本特意让部队的卫生员用软布制作了一个专门的保护套。每次清洗义眼时,他都会小心翼翼地进行。在行军途中,他总是贴身携带一个备用的布套,以防不时之需。
1939年夏天,部队在晋东南地区开展敌后游击战。一次,石志本带领突击队夜袭日军据点。黑暗中,玻璃义眼反而成了优势——敌人根本看不出他的视野死角在哪里。他带领突击队绕到据点后方,一举端掉了敌人的机枪火力点。
1940年,在百团大战期间,石志本的部队参与了对日军据点的进攻。在一次激战中,他再次负伤,但玻璃义眼却安然无恙。战士们都说,这只"眼珠子"真是有福气,保护了首长这么多年。
1941年初,日军对抗日根据地发动大规模"扫荡"。在一次遭遇战中,石志本所在的指挥部被敌人包围。情况危急时,他将装有玻璃义眼的备用木盒交给通讯员,让他转移到安全地带,自己则带领警卫队组织突围。这次战斗后,木盒虽然被弹片击中出现裂痕,但玻璃义眼却完好无损。
1942年至1943年间,根据地军民度过了艰难的时期。物资匮乏,医疗条件恶劣,维护玻璃义眼的工具和药品都十分紧缺。石志本就用井水反复冲洗,用火烤过的布条擦拭,硬是把这只"眼珠子"保养得一直能用。
1944年,在解放冀南的战役中,石志本的部队担任主攻任务。战前,他特意将玻璃义眼取下来仔细清洗。一位新来的战士看到首长的动作如此熟练,不禁问道这是怎么回事。老战士们便讲述了这只玻璃义眼的故事,讲述了它如何陪伴首长经历了长征的艰险,又如何见证了抗日战争的峥嵘岁月。
1945年抗战胜利后,这只历经沧桑的玻璃义眼又随着石志本投入了解放战争。在东北战场上,严寒的天气给玻璃义眼带来了新的考验。每当气温降到零下三十度时,义眼就会出现轻微的裂痕。石志本便用贴身携带的油纸将它包裹起来,继续指挥战斗。
1946年夏季,石志本参与了著名的夏季攻势。在一次进攻军队据点的战斗中,他所在的指挥部遭到敌机轰炸。弹片击中了他的左眼眶,所幸玻璃义眼完好无损。战士们说,这只"眼珠子"简直比钢铁还要坚韧。
1947年,在解放战争最激烈的时期,石志本的部队转战于华北平原。一次夜间行军时,部队遭遇敌人的伏击。混战中,他的玻璃义眼再次脱落。战后,战士们打着火把搜寻了整整一夜,最终在一处麦田里找到了它。
1948年,在辽沈战役期间,石志本随部队转战东北。寒冷的天气使得玻璃义眼的维护变得更困难。他让警卫员找来一块羊毛毡,制作了一个特制的保护套。这个土办法意外地解决了低温问题,使他能够继续投入指挥工作。
1949年初,石志本带领部队参加了平津战役。在城市战斗中,他发现玻璃义眼在夜视时反而成为优势——敌人根本没办法判断他的视线死角。这个特点在多次巷战中帮助他避开了敌人的狙击。
1949年10月1日,当广场上升起第一面五星红旗时,石志本站在观礼台上。这只陪伴了他十五年的玻璃义眼,见证了这个历史性的时刻。当天,他特意用新配发的帕将义眼擦拭得格外明亮。
1950年,石志本受命筹建军事院校。在一次授课时,一位学员注意到他的左眼与众不同,便询问其中缘由。石志本取下玻璃义眼,向学员们讲述了这只"眼珠子"的传奇经历。从川陕苏区到长征路线,从抗日战争到解放战争,这只玻璃义眼见证了中国革命的重要历程。
1951年,已经担任军事教育工作的石志本收到了一份特殊的礼物。原红四方面军总医院的老战友们派人送来了一套崭新的眼部护理工具。这让他想起了1935年谢明久医生亲自送来玻璃义眼的情景。十六年过去了,这只"眼珠子"依然完好如初。
1952年,石志本将这只具有特殊意义的玻璃义眼和相关的历史资料,一同捐赠给了军事博物馆。这只经历了血与火的考验、见证了革命胜利的"眼珠子",成为了一件独特的革命文物。陈列柜中,这只玻璃义眼静静地躺着,诉说着那段波澜壮阔的革命岁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