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和最糟:《异形》粉丝必玩的游戏
虽然雷德利.斯科特的两部前传性质作品,在票房等表现上并未能掀起新的浪潮,但《异形》这个影史上的经典 IP 仍旧价值不菲。纵然米老鼠已经全面收购了 20 世纪福布斯公司,但是限制级内容满满的异形并不会因此失业 —— 虽然人们也毫不怀疑它哪天会和迪士尼公主们一起唱歌跳舞。
无论如何,距 1979 年由雷德利老爷子执导的首部作品后,《异形》如今也迎来了它的 40 周年纪念,官方自然会有不少动作。不过,从近期福布斯官方的表现来看,这个周年纪念进行过程颇为坎坷。
先是前期预热太用力,吊起粉丝好奇心后却公布了个手游,导致又一轮「在太空中没人用手机」的吐槽;之后又是接连甩出各种贵得要命的周边商品,让人怀疑其到底有没有诚意想搞周年纪念。
还好,在整了一堆幺蛾子后福布斯终于给了点干货,公布了 6 部新人导演制作的《异形》短片。这 6 部短片是在将近 550 份投送草案中筛选的作品,将会每周在线上交流平台「Tongal」上免费发布。
至此,这个 40 周年纪念对于影迷们来说才算是像话了些。不过在游戏玩家这边,可不会因为一个手游就被打发掉。虽然短时间内可能难以见到新的相关作品,不过在过去的成果里,还是有一些可以让我们回味的游戏的。
1979 年的首部《异形》电影,描绘了一个人类已发展到宇宙深空探索的时代。一艘由巨型财团「维兰德企业」的宇宙矿物运输货船诺史莫号(Nostromo),在搭乘着 7 名船员返回地球的航程中,被名为 LV426 行星上发出的神秘电波信号吸引前往。
然而在登陆并探索后,一名成员遭到不明寄生生物袭击,之后这只未知生物更是以令人膛目结舌的速度进化成长,并开始袭击返航途中的船员。最后在一番斗智斗勇后,幸存者艾伦·雷普利乘坐逃生舱返回地球,然而却因为迷失航向从此下落不明。
很多影迷都知道,首部电影导演雷德利、续集导演卡梅隆的两部《异形》,如今已经算是同一个题材不同平行宇宙下的故事了。显然如今以《普罗米修斯》开启的新系列,已经和过去那个有着异形女王等设定,截然不同的版本。
而在 2014 年 10 月 7 日、也是初代电影 35 周年之际,《异形:隔离》则以游戏的形式演绎了了另一种可能的续作故事。
本作的剧情时间被设定在《异形》首部电影结局,雷普利击败异形的 15 年后。她的女儿阿曼达·雷普利已经长大并成为一名工程师,然而却始终未曾找到母亲失踪的原因。
在一次阴差阳错下,她得知某个名为塞瓦斯托波的空间站(Sevastopol),发现了当年诺史莫号的黑匣子。为此阿曼达便与维兰德企业的人员一起登上宇宙船多伦斯号(Torrens)前往空间站,但在抵达目的地登陆时发生意外事故,被迫与同伴分开并独立流落到塞瓦斯托波上。
在探索空间站的过程中,阿曼达发现这上面曾经发生过暴动。站内成员死伤无数,许多人开始组织起来四处掠夺物质,对阿曼达这个外来者也显露出杀意。
不久,阿曼达发现除了充满敌意的幸存者和故障机器人,空间站还隐藏着更危险的未知生物:异形。在利用自己的工程技术与怪物周旋过程中,阿曼达发现黑匣子上的飞行记录已被删除,不得已只得先与多伦斯号联络以展开逃生计划。
之后与同伴汇合的阿曼达,听从了生化人塞缪尔斯的建议,打算协助消灭异形。然而在把异形引到目标地点后,阿曼达却发现了自己遭到背叛,连着异形一起被分离出了空间站。在千钧一发之际她及时从密封舱弹射返回太空站,而异形则成功被抛到太空中。
回到空间站后,阿曼达发现空间站上的 AI 已经被维兰德企业控制。由于公司想要捕获异形,所以 AI 下令站内机器人开始攻击生还者,以防又出现异形被杀死的情况。
原来之前追杀阿曼达的异形只是冰山一角,在核心反应堆还存在着无数异形,不断捕捉幸存者进行寄生繁殖。
阿曼达孤身进入反应堆处理虫害,在重力稳定装置被破坏后,整个空间站开始向行星表面坠落。虽然她在最后关头登上了多伦斯号,却发现船舱内还藏着一只异形。
最终,阿曼达在退无可退的绝境中,打开了密封舱。在与异形一道被吸入宇宙后,她的意识慢慢消失,最终漂流在了无尽的太空中。
本作的剧情并不复杂,对于原著世界观的扩展也十分克制,但是这样的做法也同时让非电影粉丝能很快进入状态。如果你把它当成一款纯粹的生存恐怖游戏,它也是能给予合格的体验的。
但是如果你原本就是电影原著的粉丝,那么《异形:隔离》对原著氛围的绝佳还原,堪称最值得体验的电影改编游戏之一。
本作是世嘉持有《异形》改编版权期间,最后的一部大投资项目。游戏开发商为「CreativeAssembly」,过去的作品素来都是《全面战争》这样的即时战略类型,这次挑战制作第一人称恐怖游戏可谓是颇为令人意外。
初代《异形》电影没那么多的动作场面,更多的是体现那种在幽暗的无人深空里,与嗜血怪物一同被困在封闭环境下的恐惧感。是对于宇宙这个充满了未知的领域,一种非常深邃惊悚的想象方式,开创了一个时代的科幻浪潮。
而游戏制作人在开发阶段的访谈中,也明确说游戏就是要力图还原电影中的经典元素。从玩法设定到美术视觉效果,《异形:隔离》无一不在还原电影中的感觉。
制作组对初代电影的细节考究非常严谨,甚至还拿到了当年的设定草案。从空间站上的过道走廊、通风管道、乃至桌面上各种物件到仪表 UI,全部做到了「梦回 1979 年」的水准。
你甚至还能在菜单设置中开关噪点,还原上个世纪 70 年代末的复古视觉效果复古。可以说截至目前为止,除了《南方公园》这种先天具有优势的作品外,仍旧没有哪一部改编游戏在画面仿照程度上达到《异形:隔离》的高度。
和过去《异形》游戏的方法不一样,本作在玩法上也极力还原在诺史莫号逃生的基调。阿曼达并没有一点手段击杀异形,只可以通过诸如火焰喷射器等武器,阻扰威吓对方,让其一时放弃追杀。
但是,任何一种手段在面对这只怪物时,都不是完全可靠的。异形会学习更好的行动路线,摸清你的反击手段后便会有恃无恐,甚至还懂得诱骗玩家进行突然袭击。
为了完美展现这个危险而又有着诡异美感的生物,制作组几乎将绝大多数精力都投入其中。整个游戏无论是本身能力、AI 逻辑、甚至贴图建模到动作脚本,某一些程度上来说异形才是这里面当之无愧的主角。
本作是难得的电影改编游戏佳作,整体的气氛和游戏玩法全部充满了制作组对原作的情怀。那种真实感受到异形袭来的恐惧和压迫,以及完美的画面表现,实际做到了「玩电影」的水准。
然而在喜爱电影原著、需要寻找不同于市面上多数恐怖游戏体验的玩家群体里,《异形:隔离》却花了很久才得到了它应得的赞誉。
这其中除了主流媒体评分偏低外,游戏过高的难度,在发售初期不少玩家被劝退也有一定原因。但是真正的问题,还是作为发行商的世嘉,在本作之前几年里的一次巨大信誉危机所致。
在世嘉于 2006 年购买了《异形》IP 授权后,他们连续多年都推出了许多相关作品,而其中最受人瞩目的莫过于《异形:宇宙殖民军》。
本作是一系列产品线中最早立项的,世嘉选中了凭借《无主之地》和《战火兄弟连》等系列声名远扬的 Gearbox。而后者彼时也刚好有意尝试电影改编作品,在放弃了备选方案的《银翼杀手》和《盗火线》后,他们最终签下了与世嘉的合作。
在一次与电影导演雷德利的讨论后,游戏创意总监布莱恩.马科尔确立了以延续电影剧情、服务原著粉丝为项目主要目标。
由于 Gearbox 当时已经小有成就,世嘉允许他们在作品项目上自由发挥。游戏剧本除了公司编剧负责外,更是请到了经典美剧《太空堡垒卡拉狄加》的两位剧本作者合作。
为了还原电影场景细节,开发团队找到了知名概念艺术家重新描绘设定原案。他们甚至还联系到了柯达公司,取得了与电影相关的保存资料与胶片。一切看起来都像是足以称为「明星阵营」的开发规模,然而最终的结果却让所有人都没能料到。
自从公布了游戏有关的资料后,整个《异形:宇宙殖民军》的项目就一拖再拖。Gearbox 忙于自己的《无主之地》,对本作的开发进度毫不上心 —— 但对世嘉源源不断打进账户的经费却毫不客气。
虽然很多人认为本作是由 Gearbox 负责,但其实因为自顾不暇,所以他们找了很多的外包团队帮忙。其中 Demiurge 工作室于 2007 年构建了基础原型,并帮助 Gearbox 完成了多人游戏模式,而 Nerve 工作室负责地图制作。
而当完成《第八小队》开发的 TimeGate,开始准备进行本作最后的收尾工作时发现:《异形:宇宙殖民军》就是一坨臭气熏天的热翔......
2013 年 2 月,《异形:宇宙殖民军》发售之后凭着粗制滥造的质量瞬间荣登了当年最屎游戏宝座。甚至因为世嘉在宣传时的预告片与游戏实际内容不符,让恼羞成怒的玩家以「商业欺诈」的名义投诉了世嘉与 Gearbox。
人们质疑 Gearbox 在不断接收世嘉的资金,却私下将其挪到了《无主之地 2》的项目上面。《异形》项目被整整搁置了数年,直到已经避无可避的最终期限将近,Gearbox 才将游戏外包给 TimeGate 开发。
一堆混乱的冗余代码、东拼西凑的零散素材、以及仅仅 9 个月的工期,最终 TimeGate 递交上去的成品样貌不言而喻。然而即便如此,世嘉仍旧发行了这个游戏。
客观来说,作为一个电影改编游戏,本作在流程和故事上的安排可圈可点。许多剧情桥段与场景布置上面,只要是原著影迷、尤其是《异形 2》的粉丝看到就肯定会颇为惊喜。
如今游戏被修复得还算勉强能玩,初期版本那无穷无尽的 Bug 也得以缓解。在游戏对《异形 2》巧妙的致敬与还原,以及充满想象力的后续剧本创作上来说,电影粉丝还是能尝试一下的。
其实早在 2011 年,为了给《宇宙殖民军》预热,Gearbox 还和一家专门从事 2D 横版动作游戏的工作室「WayForward」合作,在 NDS 上推出了一个小体量的《异形:感染》。
如果喜爱 2D 横版射击游戏,这个原本只是「广告片」一样的作品,反而比作为主菜的《宇宙殖民军》更加值得尝试。在游戏中玩家操作四个殖民陆战队员来探索多个地图,调查发生在 LV-426 上面的异形感染事件。
游戏有着永久死亡的机制,如果队伍成员在战斗中被杀死,玩家就只能寻找解救其他幸存者来填补空缺。有趣的是每个人物虽然都是士兵,但造型和性格特征都一点也不相同,点阵像素做得十分精细。
平心而论,就和这款《感染》那虽不算高级,却颇为精良的素质相似,世嘉的《异形》授权计划,虽然谈不上改变电影改编游戏给人「蹭热点」的印象,但也绝非敷衍的流水线成品。
虽然其中有着《异形:宇宙殖民军》这样的灾难,不过更多的都是水平线之上的作品。当然,主流大众常常把异形和另一个福布斯的经典银幕形象「铁血战士」联系到一起,所以世嘉当然也不会只做异形游戏而已。
在 2001 年由 Rebellion 工作室开发的两款《异形大战铁血战士》,算是国内不少玩家最早接触到的游戏。据说在当年的电脑房里,除了 CS 之外,最多人进行局域网联机的便是这款游。
而 2010 年发售的同名作品,世嘉仍旧是委托这个制作组开发的。但不同的是这次的目标用户主要以主机平台为主,所以在设计上更倾向于手柄操作。本作最初宣发时给人的卖相不错:首批 DX11 技术上的支持,强化流行的多人对战,请来电影演员客串,给人一种标准 3A 作品的气质。
很明显,媒体对于异形游戏的评价总是偏低。这款《异形大战铁血战士 2010》平均分数同样不高,但用户却觉得十分不错,无论是影迷还是玩家都给予了肯定。
出色画面和终结技的暴力演出,即便放在今天也很抢眼。本作 3 个种族的性能与操作有非常大的区别,独特的操作与近战系统玩起来非常有个性。
和同类产品不同的是有趣之处是,由于电影的数量远远少于游戏,所以很多时候开发商们并不能很好的「蹭热度」。因此怎么样更好的吸引玩家买单,就成了游戏公司一直需要仔细考虑的因素。
自从 1982 年在雅达利 2600 上的第一款仿吃豆人游戏开始,异形这个品牌在电子游戏历史上走过的痕迹,已经积累了数十款作品有余。
绝大多数时候,它们都是以恐怖生存为主要基调 —— 毕竟原著当年就是把人吓尿而闻名的。但电影的经典之处不仅仅在于恐怖,还有那宏大而独特的科幻风格,以及展现人类对宇宙深空未知想象的情怀。
所以这也成为了游戏另一个优势:它不单单是恐怖游戏,同时也是很具有潜力的科幻作品。
无论是《异形:隔离》在废弃空间站上的探索,还是当铁血战士客串时,加入的太空原始部落风情,都让这些改编作品有着许多值得回味的元素。
「异形」早已不单单是一部电影 IP、而是随着首部作品的诞生之日,就迅速成长为一个文化符号。催生出的游戏、漫画、音乐和玩具在内的大量衍生产品诞生了无穷无尽的商机。
尤其是过去旧系列不同导演带来的风格更是让系列发展具有扩展价值:詹姆斯.卡梅隆那酣畅淋漓的动作场面仍旧是最有代表性的画面;大卫.芬奇则试着在《异形 3》探讨哲学与宗教话题;而法国导演皮埃尔.热内的《异形 4:重生》虽然问题不少,但商业化的娱乐气息却带来了另一种韵味。
这些截然不同的风格,加上《异形大战铁血战士》这类外传的存在,扩展了这个 IP 的价值。而这种现象自然也延伸到了游戏领域。
2018 年年末,《异形》官方推特账号连续发了六条信息,其中所附带的视频展示了维兰德的种种罪行。之后,官方更是在发布的一系列推特时打上了阿曼达·雷普利的标记,预示着 2019 年这个 40 周年纪念将会是以这位英雄之女的视角展开。
虽然在吊足胃口后,扔出来的居然是个《异形:断电》的手游让玩家愤怒不已,但显然福布斯并没有就此作罢。随着 6 部短片放映结束后,围绕着从文学读物、周边产品到电子游戏的扩展内容仍将继续。
就是不知道异形啥时候出续集,前几天还在篝火上看到异形20周年的纪念短片,贼刺激
异形系列游戏除了当年的横版,到现在的任何一款新作大多数都没火过……更可以说销量惨淡,真的浪费这么好的ip